上學期學習
中國文化的作業,我選擇了講粵語的話題
搞個大新聞
全文中,有多個部分,其中兩個部分是我寫的,其他的都是香港本地同學寫的
來猜猜哪部分是我寫的~
第一個猜中的獎5g~~
總引言
語言的作用
語言不僅僅是人與人之間交際的重要工具,而且是一個文化載體,是能全面地反映一個民族的思維模式、生活方式、生產方式、宗教信仰、風俗習慣等方面的獨有歷史與精神文化,是一個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一個民族的語言如此,作為一個地域的方言也應如此。 漢語有七大方言,它們是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逐步形成的,而且蘊涵著深厚的文化遺產。因此,我們想要瞭解中國東南沿海地區的歷史與文化,我們可以透過瞭解其當地語言---粵語,從而認識其歷史與文化。
粵語文化
廣東地方傳統文化通常分為三大組成部分:廣府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所依據的其實就是境內三大漢語方言。粵語不僅是廣府地區人民的母語,而且是廣東和整個嶺南地區最大的漢語方言,它不僅蘊藏著廣府地區的傳統文化,而且保存著大量在中原一帶已經消失了的傳統文化。
從中國的歷史探討粵語特有的文化價值論證保留粵語重要性
小引言
粵語由來已久,自秦朝時期至現今,已經歷了約2,200多年的時間。早于西元900年成形, 和世界通行的英語作比較,現代英語即是莎士比亞用來寫書的語言約在西元1550年成形,在莎士比亞所處的時期開始繁榮,一些學者將之分為早期近代英語與後期近代英語,分界線為西元1800年左右。直到十七世紀,英語才正式取代拉丁文在重要場合使用的主要語言。相比之下原來粵語比英語早近六百多年就出現,由此,可見粵語的歷史是由來已久、源遠流長。是無可代替的。
粵語保存古“雅言”因素最多,這個「歷史關係」到底是甚麼?
中國古代有一種民族共同語,秦漢時期稱為“雅言”,宋朝以後稱為“官話”,最後變化成今天的“普通話”,今天漢語許多方言都保存著雅言的一些元素,當中保存雅言元素最多的是粵語。原始華夏語(以黃帝為首的華夏部落聯盟通行)是雅言的基礎。
秦統一後實行“書同文”,雅言的地位也因而提升為當時的民族共同語。秦征服嶺南後,將雅言和墾卒傳入嶺南,墾卒是原六國的逃亡者,他們互相交際必須使用雅言。
南越國時期實施和輯百越政策,華越雜處,相互通婚,形成原始古粵語。這是粵語出現雛形的時期。
漢唐時期,文化和經濟中心彙聚長安、洛陽等較近南方的都城。當時的中原雅音,與粵語等南方方言,互相影響。
宋朝積弱,受外族入侵,令到漢人進行南遷,同時令到文化和經濟重心向南方移動,中原雅音亦隨之而南遷。以致南方方言中,保留了大量中古音系和詞彙。
元朝起,蒙古人遷都北京,皇室、權貴都是外族人,他們說話帶有北方鄉音,對漢語掌握得不好。
明清時期,漢人口音已長久受到影響,恨錯難返。這令到中原和北方的方言,消失了許多古漢語的特點,念唐宋詩詞,已有不合音律的地方。
粵語比普通話保留了更多的中國古音 ,故以粵語朗讀唐宋詩詞,則可以字字鏗鏘,平仄無誤。原因是南方遠離北方外族政權,所以南方的粵語不受外族語言的影響,因此保留了大量雅言的元素。反之,北方的方言由於受外族語言的嚴重影響,已經失去大部分古代雅言的珍貴元素。
以粵語學習中國古代文化,能輕易領悟。 用粵語來朗讀嶽飛的<<滿江紅>>就能讀出抑揚頓挫的感覺,相反,由於普通話沒有入聲,用普通話朗讀<<滿江紅>>,就不能讀出抑揚頓挫的感覺,由此可見粵語是十分貼近中古漢語的特點。
再者,中國古文裡的字詞用法和粵語十分接近,相反和普通話的用法差異極大,例如,粵語用字:睇、企、諗、晏等都是出自古漢語,由此可見粵語是十分接近中華古音。
自雍正開辦正音書院,推廣標準官話後,普通話失去閉口音,英國足球明星碧咸的名字,本來用粵語碧鹹兩個音節就可以翻譯,相反,用普通話翻譯則要以貝克漢姆四個音節才能翻譯。
普通話受到北方遊牧民族的語言影響,北方遊牧民族的語言是沒有聲調的,於是令到普通話出現了很多沒有聲調的文字,令普通話出現輕聲現象,例如:『兒子、桌子、凳子、碟子等』,而粵語則直接讀出:『仔、枱、凳、碟』。
普通話又受到蒙古和滿族的語言影響,令到普通話出現兒化音 ,例如:『哪兒、一點兒、好玩兒』,而粵語則沒有。
再者,普通話只有四個:音調、陰平、陽平、上聲、去聲,而粵語則有九個聲調:陰平、陽平、陰上、陽上、陰去、陽去、陰入、中入、陽入,所以普通話的音調組合只有3276個,而粵語則有10620個。
因此,你會發現普通話出現重複的概率是遠高於粵語,這令普通話出現重音的情況,民初語言大師----趙元任,為帶出普通話重音的問題,寫了<<施氏食獅史>>,全文合計94字(後擴充為103字,連同題目7字,共110字),用普通話念文章,每個字的讀音都是一樣,這引證了普通的重音問題,相反,粵語則不會出現重音現象且能完整表達中國源遠流長的文學精髓。
小結論
由此可見,兩千多年來,中國漢族的共同語經歷了兩次大變化,形成了雅言---中原正音---官話(國語、普通話)三個不同的音系。雅言作為最早的漢民族共同語,經歷了漫長的歷史,有著漢族在思維模式、生產方式、生活方式、風俗習慣、宗教信仰等方面特有精神的反映。它的音系在今天中原一帶已經消失,其中許多因素卻保存於今天的粵語,這是祖先留下的一份珍貴的文化遺產。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1999年公佈《世界瀕臨消失的語種版圖》的報告中指出:「語言是保存和發展人類有形和無形遺產的最有力的工具。各種促進母語傳播的運動,都不僅有助於語言的多樣化和多語種的教育,而且能夠提高對全世界各語言和文化傳統的認識,以此在理解、容忍和對話的基礎上,促成世界人民的團結。」 粵語不僅對於嶺南文化的研究和弘揚有著不可替代的價值,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研究和弘揚同樣有著不可替代的價值。而且對於發展中華民族文化的多樣性,都具有積極意義。因此,粵語有其須要保留的價值。
從粵語的獨特性體現出的語言多元化論證保留粵語重要性
前言
在市場一體化、人口結構急速變化的今天,多元的社會文化和經濟交流需要有暢通的交流語言,但另一方面,方言又是文化傳承,尤其是獨特的地域文化不可或缺的載體 。中國作為一個統一的國家, 在書寫語文和口頭語言上保留一致, 即所謂的語言一元化,在溝通上來說固然是有利的。不容否定,一元化有其優點,這體現在政治、經濟和教育等方面。然而從文化的角度來思考,多元化則更值得提倡 。本部分將通過探討粵語語法的獨特性,粵語是語言多元化的重要體現之一,進而論證粵語需要得到保留。
一元化還是多元化?
2010年的廣州亞運會引發了一場“粵普”之爭:當時的廣州市政協就 “加強亞運軟環境建設”發表一份提案。提案中說,考慮到亞運會期間會有大量外賓和全國各地的遊客來訪,建議在本地電視臺綜合頻道加大普通話播報時長,以便營造一個好的語言環境,讓外地人更好地理解廣州。然而,這樣一個暫時延長普通話播報時長的提案,在瞬間便引發了一場影響波及粵語文化圈,甚至海內外的“粵普存廢”之爭。
其實在廣東地區“粵普”之爭早已有了一段歷史。在我看來,這不單單是兩種語言的爭鋒,更是語言的一元化與多元化的鬥爭,而這場鬥爭的結果毫無疑問應當是多元化獲得勝出,原因如下:
首先,多元化對於語言本身的功能具有重要的意義。語言具有三大功能,除了最根本最主要的溝通功能之外,它還具有身份功能和資源功能 。所謂身份功能指的是人們通常以語言來標籤使用者。例如說港式粵語的是香港人,說上海話的是上海人,說北京話的是北京人等。由於每個地方的語言有自己的特色,人們便在語言中加入了感情因素,聽到對方說同樣的口音或方言,便把他當成“自己人”。聽不懂對方的語言便覺得有隔閡。而這一功能的前提便是語言必須具有多元化;所謂資源功能則時常被人們忽略。世界上每種語言都有自己的歷史背景、表達方式的獨特性,就像所有的生物一樣,有著多姿多彩的多元性。“存在即有道理”,語言本身是個非物質文化遺產。而多元化則使得這一遺產變得豐富。其次,多元化對於研究語言功不可沒。人類語言是個奇妙的結構,語言學家到現在也沒有完全研究透徹。人類的語言有共性也有特性,目前我們還沒有掌握到人類學習語言的原理,思維跟語言的關係等,而只能提出一些假設。研究人類語言最好的途徑是儘量多比較不同的語言。語言的多元化為我們更好地研究人類語言提供了基礎。
獨特性與多元化
綜上所述,語言的多元化理應得到保留。而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語言的多元化其實就是不同語言各自具備的獨特性所導致的。何為獨特性?獨特性意味著該種語言具有其他語言不具有的元素。不同的方言與普通話相比或多或少都會有屬於其自身的獨特性,而獨特性則導致了差異的產生,多元化的含義不正是每個個體都不盡相同嗎?正是這個重要的特質—獨特性,使得方言與普通話區分開來,形成了漢語言的多元化。粵語作為中國的一個“大方言”,具有明顯的獨特性,其獨特的語法便是最好的例子。
粵語具有獨特的語法
一般而言,語法由詞法與句法兩大部分組成,而普通話與廣東話之間語法上之差異正是因為在詞法與句法上,普通話與廣東話之間都有某程度上的不同,而這些不同則做成了普通話與廣東話之間語法上之差異;因此,研究語法上的不同就等如研究詞法與句法上的差異。
詞法上的差異:
基本上普通話與廣東話在詞類上沒有分別,一樣包含:名詞、動詞、代詞、形容詞、介詞、副詞、數量詞、語氣詞、連詞等,然而在細部上依然存有極大的分歧,例如:名詞方面,普通話的“一整天”在粵語中是“成日”,“衣服”則是“衫”;動詞方面,“脫”在粵語中是“除”,“猜”則是“估”;代詞方面,“們”用“哋”代替,“這”用“呢”代替;形容詞方面,粵語更是有許多獨特的詞彙。“陰功”表示“可憐”,“為食”表示“饞嘴”,“核突”表示“骯髒” 。
句法上的差異:
一、 副詞的位置不同:在普通話裡,副詞放在動詞前面作為狀語。然而在廣東話面,有很多副詞則放在動詞後面,例如粵語中的“食多啲”、“你走先”分別表示“多吃點”和“你先走”;
二、 雙賓語的位置不同:在普通話裡,指人的賓語在前,指物的賓語在後,而在廣東話則剛好相反,例如粵語會用“畀……(物)……(人)”來表示“給某人某物”。“畀一本書我”表示“給我一本書”等等;
三、 “有”的句式:在廣東話裡經常使用“有”來表示強調的語氣。例如“有打電話”表示“打了電話”。
總結
通過以上的介紹,要有系統、有步驟的把普通話與粵語在語法上的差異全面闡釋是沒有可能的事。該部分只是簡單述說了普通話與粵語在語法上差異的皮毛,但卻體現出粵語語法之博大精深,具有自己的獨特性。而這一獨特性明顯地將粵語與普通話區分開來,是漢語言多元化的重要體現。如果粵語無法得到保留,漢語的多元化將受到打擊,中國的語言文化也同樣會受到不好的影響。因此,粵語需要得到保留。
從粵劇論證保留粵語的重要性
前言
粵劇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塊寶 。2009年9月30日,粵劇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肯定,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可見粵劇的文化價值被受肯定。本文主要將從粵劇與歷史的關係和廣東地區文化的體現證明粵劇的文化價值,而粵語與粵劇在歷史長廊中相輔而行,關係緊密,當粵語不被保留,粵劇亦將難以承傳,所以粵語應該保留。
粵劇簡介
粵劇,素有南國紅豆之美譽, 紮根廣東一帶,是廣東省最大的地方戲曲劇種。粵劇又稱大戲或者廣東大戲,以粵語表演糅合唱做念打、樂師配樂、戲臺服飾的一種中國傳統戲曲表演藝術;粵劇同時融合了外省戲曲唱腔 如源於江西的弋陽腔和江蘇的昆山腔,源於安徽的吹腔和高撥子,源於陝西的秦腔 和廣東民間說唱中的元素如歎情、咸水歌、南音、粵謳、木魚、龍舟、板眼等等。
粵劇的文化價值
一、粵劇是歷史的見證
粵劇是時代文明下的產物,歷史的見證。粵劇,植根於過去人類們的生活中,象徵時代巨輪下人民生活的方式。經過悠長時間的洗禮和歷練,粵劇發展的過程正正是反映社會變化的一面鏡子–當時社會狀況,環境以及審美觀的反映。
粵劇的起源: 廣東社會經濟的繁榮和當時娛樂風尚
粵劇的起源象徵著昔日廣東社會的繁華和娛樂風尚。同時我們亦可以從中勘探出舊時的審美觀。明代嘉靖年以後,廣東作為對外貿易的要地,頻繁的商品貿易造就地區的社會經濟繁榮, 奢侈享樂的風氣盛行,娛樂活動亦因而變得發達。而娛樂活動中,以戲曲活動最為流行。加上廣東地區交通方便,有利於地方民間藝術的發展和南北文化的交流,亦令許多外省戲班進入廣東表演。
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刊刻的《廣東通志》記載:
“廣州府:鼇山燈出郡城及三山村,機巧殊甚, 至能演戲,簫鼓喧闐。二月,城市多演戲為樂,諺雲:‘正燈二戲’。”
從上述記載中,我們可以知道明代戲曲在當時廣東地區是極為流行的娛樂。而粵劇的起源–弋陽腔和昆山腔則是先後在嘉靖和萬曆年間傳到廣東,為日後粵劇的形成打下根基。
徐渭《南詞敘錄》在嘉靖三十八年(1559)書中最早記載了弋陽腔的傳入:
“今唱家稱「弋陽腔」,則出於江西,兩京、湖南、閩、廣用之”
馮夢禎《快雪堂集》在萬曆三十年(1602)九月二十五日日記則有記載昆山腔的傳入:
“吳徽班演《義俠記》,旦張三者。新自粵中回。絕技也。”“吳伎以吳徽班為上,班中又以旦張三為上。”
由於南戲在廣東大受歡迎。明末,在廣州、佛山一帶出現了由本地人組成的 “本地班”戲班 。 他們的演出不是純正的弋陽腔或昆山腔,而是開始將戲曲當地語系化 : 而是吸收了多種外省戲曲唱腔、音樂和官話方言混雜,並融入了本地歌謠。 這種的「本土化」的戲曲表演正是粵劇的雛形。
粵劇的改良: 時代推進和對政府不滿的反映
同治年間,本地戲班開始珠江三角洲一帶巡迴演出以揭竿起義、官逼民反為題材反映對清政府的不滿,並在唱詞中加入一些粵語取代戲棚官話。
在辛亥革命時期,以孫中山為首的中國革命分子成立「志士班」,專門著手透過粵劇為工具宣傳民眾、於廣東地區民眾宣傳民主思想和革命精神。 戲班專門編寫上演一些反對封建帝制及習俗,抨擊社會時弊的時裝戲,大多取材於當時的政治時事和社會生活。一開始是以話劇形式演出 。但因當時話劇的普遍性或影響力大大不及粵劇,最後轉以粵劇形式演出,並大膽將粵劇的全部舞臺官話徹底改為以粵語表演。大收宣傳之效不只成功推動民眾,一眾粵劇演員亦積極投身革命運動。
當時的著名劇碼有《徐錫麟》、《溫生才打孚其》、《火燒大沙頭》、《秋瑾》、《戒洋煙》,《盲公問米》等。
現代發展: 現代廣東地區 審美觀和娛樂文化的改變
現代電視電影的新興娛樂文化興起,粵劇漸漸衰落。為求吸引年輕新觀眾,不少粵劇開始加入現代元素如歌劇,電影,話劇,西樂,甚至日本動漫等藝術形式的表現手段,力強突破創新。2008年,首部動漫真人秀新編粵劇《蝴蝶公主》在廣東大學城開演,把動漫元素融入了粵劇中。 而相對過往舞臺「一桌兩椅」的簡樸佈景,現今粵劇講究舞臺燈光效果,採用立體佈景,追求為觀眾帶來視覺上的享受。
二 、粵劇所展現的廣東地區文化
粵劇以粵語為基礎,其對白以及唱詞中融合了不少的俗廣東語,慣用語和廣東民間音樂充滿地方文化色彩。
例如,馬祖師在《苦鳳鶯憐》之〝余俠魂訴情〞中就有: 「我姓餘, 我個老豆有姓餘…….」 ;在《刁蠻公主戇駙馬 》之〝洞房鬥氣〞中就有對白: 「叫極都唔開門,唉冇辦法喇 」以及「 凍到我打乞嚏,凍到我毛管全棟企………可憐張床兜正北風尾。」
透過以上例子,可以看見粵語的運用令粵劇歌詞更活潑生動,通俗有趣,亦令粵劇更加貼近廣東大眾的生活,展現濃厚的地方文化色彩 ,發展出別具一格的表演藝術。
總語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出,“語言是保存和發展人類有形和無形遺產的最有力的工具。” 粵劇融合了粵語的精髓和廣東地區文化色彩,更承載著過去與現在廣東人的回憶與感情。粵劇它是廣東地區的珍貴文化遺產。 若粵語不被保留,不只粵劇 ,許多地區獨特文化亦將消失。所以粵語應該保留。
從粵語的國際影響論證保留粵語的重要性
前言
隨著普通話的大力推廣,廣東粵語的存廢問題引起了激烈爭論。實際上,粵語文化不僅存在於華南地區,也在世界各地形成粵語文化圈。保守估計,全球海外粵語使用人口有3000多萬 。在加拿大、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家,粵語使用人數均列前三 。粵語應當保留,因為粵語具有十分重要的國際影響,是中國外交實力的重要部分。本文將從粵語的政治影響、經濟影響及軟實力和文化軟實力這三方面對粵語的國際影響進行探討,並以此論證保留粵語的重要性。
政治影響
早期海外華人的政治影響主要體現在清末民初對國內革命的資金援助上。海外粵人也從不缺席,其中,粵籍華僑對歷次武裝起義的捐助以黃花崗起義為最,捐款超過18.7萬元。新會旅港富商李紀堂是為支持革命毀家紓難的富商第一人。當時他擁資百萬,加入興中會後,為支援革命獻出全部家產 。
直至今日海外粵人仍然保持著相當大的政治影響,其中一個典型例子是前任美國駐華大使駱家輝,他歷任美國駐華大使、美國商務部部長、美國華盛頓州州長等職務,他也是第一位華裔駐華大使。
作為海外華人的一部分,海外粵人的政治影響對中國外交關係具有重大作用。海外粵人可以充當中國和外國政要之間的媒介傳遞資訊,或者是成為中國外交的傳聲筒,甚至是從事機密工作,為中國的國際行動提供便利 。
經濟影響及軟實力
海外粵商在經濟上也具有重要地位。從廣東十三行開始,粵商就開始與洋人貿易交往,學習西方先進的貿易模式並汲取經驗 。隨著清朝國門大開,中國對外口岸大量增加,粵商開始輾轉於各個口岸進行貿易活動擴大勢力,其中一部分冒險出海貿易,並在海外各地建立廣東會館,為之後海外粵商的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
今日的海外粵商仍繼續維持著重要的影響力。一個著名的例子是旅巴拿馬華僑“中南美洲膠袋大王”蕭紹琛。蕭紹琛跟隨父親來到巴拿馬,以做豆腐起家,賺取第一桶金。之後蕭紹琛轉行做膠袋,並逐漸壟斷了中南美洲的膠袋市場,成為了遠近聞名的“膠袋大王”。
海外粵商其實是中國十分重要的軟實力,他們雖然不直接貢獻於中國經濟發展以提高硬實力,但是能為中國外貿投資提供幫助。首先,海外粵商對國外的政治、經濟、法律和風俗等環境十分瞭解,能為中國的對外投資提供指導。其次,海外粵商在國外貿易中積累了大量的國際關係。通過他們,中國對外投資時可以獲得不少的情報和便利,甚至是優惠待遇。同時,海外粵商還能充當中外之間相互投資的橋樑,幫助中國引進外國資本和技術投資,加快中國改革開放的步伐。可以看出,粵商能給中國帶來強大的軟實力,對中國經濟發展以及爭取國際地位都具有重大意義 。
文化軟實力
粵語文化的國際影響力最早開始於18世紀。從西方人開始進入華南地區時開始,粵語就對英語產生了一系列的影響。英語中開始出現了一批粵語譯詞,甚至還單獨為粵語這門語言專門出現了一個譯詞“Cantonese”,這足以證明粵語有著強大的影響 。
同時,粵人在遠走海外的同時,也往國外帶去了中華傳統文化以及起源於粵人的嶺南文化,越來越多的外國人開始對中國文化感興趣並逐漸接受之,甚至開始過中國的傳統節日。在美國,春節在部分州被法定為紀念日,紐約帝國大廈每年春節都亮起金紅兩色燈 。
儘管目前其影響力有限,但隨著中國硬實力的增強,這種文化軟實力將在未來發揮重要作用。而這種軟實力的擴大需要世界華人的共同努力,因此,海外粵人作為海外華人的重要部分,在發展中國文化軟實力上有著重要的地位。
粵語對維持粵語文化軟實力的重要性
英國作家馬丁•雅克曾在其著作《當中國統治世界》中提出,海外華人對中國有著特殊的感情,並奉祖國為“正統”。這體現了中國所具有的強大向心力,大大提高了海外華人的民族凝聚力。粵商正是這樣,粵商對中國的支援來自於自身強烈的中國身份的認同感。上百年的分離也沒有讓他們忘記自己來自中國,來自廣東。他們把小孩送往中文學校,為的是讓自己的後代不要忘記自己來自哪裡 。
然而,相當一部分華裔粵商,他們的母語只有粵語,新一代華裔對自己的文化身份認同也大半來自以粵語為載體口耳相傳的內容。粵語成為了他們和家鄉聯繫的紐帶,這種歷史悠久的語言以及其中蘊含的文化,承載了他們的鄉情、鄉愁和鄉思,正是他們歸屬感的來源。可以說,粵語在鞏固這種軟實力上有著決定性作用。中國一旦在他們的家鄉廢除粵語,就相當於斬斷了海外粵人的聯繫紐帶,斬斷了海外粵人的“根”。海外粵人一旦失去了這個“根”,就如同風箏斷線,極可能一去不回!而中國也將喪失由海外粵人帶來的軟實力,最終造成巨大的政治、經濟和文化損失!
結論
粵語及其文化無論是在政治、經濟還是文化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國際影響力,擁有不可替代的國際價值。對中國的對外事務有著重大的輔助作用,是中國外交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粵語作為海外粵人和祖國的重要關係紐帶,在維持這種外交實力上有決定性作用,一旦在其家鄉被廢除,將會造成巨大損失。綜上所述,粵語不應該被廢除。
總結論
文集結語
在這篇報告中,本組同學分別從粵語歷史、粵語語法、粵劇文化以及粵語文化的國際影響這四點分別闡明了粵語的重要性:
1. 歷史上,粵語是一份十分重要及珍貴的文化遺產,其本身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
2. 語法上,粵語的語法博大精深,具有自己的明顯獨特性,是一門發展完善,十分精妙美麗的語言;
3. 誕生於粵語的粵劇很好的展現了廣東一帶的地方文化特色,離開粵語,粵劇亦難以生存;
4. 視線拓展到國際,粵語文化遍佈全球,已經在中國外交活動上發揮了重要作用。
可以看出,粵語無論從歷史、語法、文化還是國際影響上,都具有相當大的研究價值和實用價值,是中國十分珍貴的文化寶藏。因此,粵語在廣東應當被保留。
研究局限
受知識能力和篇幅所限,本組同學僅從四個方面進行了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關於粵語文化,仍有更多方面(如詩詞等)有待進一步研究。
研究展望
通過研究,保留粵語的重要性已經毋庸置疑。然而,現代粵語的生存卻已經陷入了危機。隨著中國大陸把推廣普通話列為基本國策,並繼續在香港推行“兩文三語”政策,粵語所面對來自普通話的壓力越來越大。如何在不影響推普的情況下,對粵語的生存進行保護,使得粵語文化不至於滅絕,成為了粵語研究新的方向。
Previous article:
新的风暴就要来临 (10 years ago)